“三秦楷模,辉煌西农”——生命学子共话王辉精神
10月9日下午,新浦京集团隆重举行“三秦楷模”王辉教授先进事迹报告会,新浦京集团350vip部分学生在深入学习王辉教授先进事迹后,感触颇深,纷纷表示要奋发进取,发扬王辉精神,共创辉煌西农。
生物类1502班陈欣茹同学说到,“从王辉教授的事迹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信仰的力量。以“培育出不逊于国外的小麦品种”为目标的王辉教授,他选择的这条道路充满艰辛,甚至需要很多年“坐冷板凳”,疾风骤雨时,王辉教授和学生们披着雨衣,蹲在满是泥泞的田里考察抗倒伏性状;寒冬腊月时,他和助手们在试验田里扒开雪层看长势,挖出麦苗查分蘖、数根系;王辉教授经常天不亮出门授粉杂交,傍晚回家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麦收开镰前夕,他又头顶烈日,扛着麦芒刺扎挑品种……他带着那份信仰与热忱,做出一个一个骄人的成绩。可他没有停下脚步,73岁已过退休年龄,他却依旧每天坚守在那盛满了他希望和心血的北校实验田。这份信仰,真实地震撼了我。让我不由得思考什么才是我应该追求的,什么才是我应该坚守的。作为一名西农学子,我要时刻坚守“诚朴勇毅”的校训,坚守自身信仰,并不断为之奋斗!”
“整场报告会最让我动容的,是王辉教授的女儿王宇英所说的那句:“父亲老了,头发白了……”她微颤的声音传达了无数种说不清的感情,心疼中有着敬佩,就像王辉教授的助手所说的:“追梦路上多崎岖,守的云开见月明”一样,他的努力,他的坚持,他心血最终也都换来了成果。”生物类1506班常心语同学动容地说到,“整地、施肥、播种、浇水、收获、晾晒,每天在田里劳作,春种、秋收时起五更熬半夜,农忙时发动家人一起干活,生病后不顾医生反对,回到试验田进行小麦抉选……他皮肤黝黑,他经常裤脚带泥,他会为了小麦省去吃早点的时间……他是一位大学教授,一位博士生导师,他有一个梦想,为了梦想,他奉献出一生心血。王辉教授凭借自己的努力向我们说明,无论到任何时候都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天道酬勤,终会有一刻阳光普照。他是我们身边最真实的榜样,在他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叫一个梦想,一生事业!”
生物类1502班李紫萱说到,作为新浦京集团350vip的一名学子,吃着“西农979”,真真正正的体会到科研带来的好处。她说到,从王辉教授身上看到了做科研的淳朴之心,不求荣华富贵,哪怕再枯燥无味,只要真正地爱这件事情,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取得成功。梦想的矢志不渝,育种的永不止步,狂风骤雨不能阻挡他走向田野的脚步,老弱多病的身躯依旧支持他闲游麦田。她表示,作为西农人,要学习王辉教授身上那份执着、拼搏、坚守初心的精神,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无怨无悔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从开篇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到王辉女儿所做的《读懂父亲,传承精神》,我跟着每一位的述说,去听,去想,去认识接触王辉教授,我在他们激动地谈到王辉教授在专业领域取得的成就时一起自豪,在略沉重地谈到王辉教授带病坚持工作时一起感动,在王辉教授的女儿泣不成声地提及父亲生活与家庭时一起潸然泪下……”生物类1505班梁静说到,“通过这场报告会,我深刻感受到了王辉教授“育得金种慰苍生”的高尚品德、卓越素质,及它对伟大的农业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无比的热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始终追求和践行!我也懂得:只有信念支撑的人生才有前进的动力!学习王辉教授坚持不放弃的精神!” “从明快的快板节目到各位老师的演讲,整场报告会都展示了王辉教授的生活和科研历程,”1510班窦俞莹说到,“在这1个多小时的报告会中,我深刻地感悟到王辉教授的精神,更让我深深地尊敬和爱戴这位伟大的麦田英雄。他甘于清贫,严谨求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土地里,坚守在农民身边,坚守在艰苦辛劳的战线上;他将麦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悉心呵护,全心照顾。而今王辉教授已头发花白,他的小女儿提起他时,亦难忍哽咽。可他所做出的成就,那选育的11种小麦,以979为首的重要成果,造福了何止千万人。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以后都将走上科研的道路,科研工作的单调辛苦,是如今的我们难以理解的沉重。可也正是因为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劳作,才有了我们今天所收获的硕果。从王辉教授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认真严谨不畏艰难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更会努力践行,努力,不使之蒙尘。
“10月9号,我有幸参加了向“三秦楷模”王辉教授学习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受益匪浅。”贾斯涵同学说到,“ 王辉教授是育种方面的专家,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王辉教授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几十年如一日地奔赴在科研工作的前线。农学专家自然免不了要下田,而王辉教授为了研究出真正有利于民,利于国家的优质作物品种,更是在地里苦干了无数个冬夏与春秋。在听完王辉教授女儿以及他的朋友和助理的发言后,我更加地对王辉教授敬佩不已。作为一位知名的育种大家,仍能保持初心,为国为民,谦虚学习,刻苦研究是多么不易又伟大!作为一名新浦京集团350vip的本科生,我更加地坚定了从事科学工作的决心。不为名,不为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生物类1509班卢麒玥说到,“王辉教授将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扑在了麦田上,为了能筛选出更好的麦种,他的脸上烙上了农民般的黄土色,眉间刻下了风霜的洗礼,这份知识分子的朴素坚守与执着,镌刻了对人民和科学事业的忠诚担当。我十分敬佩王教授的精神,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中能从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向王教授学习,做一个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人。”
申林园同学说到,“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春夏秋冬都可以看到王辉教授在实验田劳作的身影,他一心投入工作,万事都亲力亲为,从来没有一声报怨,将自己投入到育种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生产出了“979”品种的小麦,大大提高了产量,使更多的人远离饥饿。王辉教授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土地,更是教导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学子,将对小麦育种的工作传递下去。这就是王辉教授,努力了一生,勤俭了一生,奉献了一生,将自己的成就写在了大地上,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大地论文,为中国小麦育种做出了杰出贡献,兢兢业业,亲力亲为,不辞辛苦,认真务实,坚定信念,终其一生,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传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