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模式积极推进易班建设
新浦京集团350vip“创易工作室”正式成立于2016年4月26日,旨在推进学院易班网建设,主要定位于服务在校学生,贴近学生实际。经过半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初见成效,班级平均活跃指数EGPA值排名全校第一。截止目前,学院已有950余名在校本科生通过实名注册与认证。注册率达到78.25%,其中16级在9月17日已实现全注册;共建立31个易班班级,平均EGPA值达到70.87,其中生科142班EGPA值达到294.13,共有11个班的EGPA值超过100。(数据来源:校易班工作总站20160919)。
推动“O2O”模式,实现思想引领
学院为促进易班更好的发展,推进“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模式,相继策划活动。5月,学院易班工作站组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风采展示活动,由14、15级共计21名易班班长落实,联动班级所有班干部配合线下收集素材,在线上对各班班干部组成、班风建设、班级荣誉、文体活动等内容进行了逐一展示,获得良好反响。生科142班曹永新评论到:班级文化风采展示让我们对专业分流后组成的新班级有了更深的认识,新的班干部相互配合组织与宣传,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8月,学院将线上迎新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通过五个有意思的线下活动,即“美丽校园大发现”、“新生带你寻宝藏”、“大学初印象”、“大学目标”、“拍出你的大长腿”等内容,鼓励新生尽快融入学校、适应大学生活,其中“大学初印象”与“大学目标”为新生入学教育第一阶段的必修环节之一,旨在提高新生对西农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提醒新生尽早规划,在展示区共收到426条回复。16级学生郑金燕在“大学初映象”的留言区说道:初来西农,便收获许多感动。感动于学姐学长的热情接待;感动于西农学子之间的无限信任;感动于老师的亲切关怀;感动于孙其信校长亲临学生家中举行一个人的毕业典礼;感动于西农学子的求知若渴、诚朴勇毅;感动于西农自创话剧《雕虫沧桑》的精致追求;感动于周尧先生爱国敬业的一生;感动于西农“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治学理念;感动于杨陵这座小城的静美内敛。
创新分段模式,加强内容建设
在16级新生还未来学校报到之时,利用新生QQ群分享易班关于“新生分班结果公示”、“宿舍设施”、“宿舍人际”、“校园简介”、“新生宝典”等实用推送吸引新生关注并注册易班。随后,立即联动微信平台推送关于易班APP推广的相应内容,告诉新生易班可以实现哪些功能、有哪些重要作用、可以在线上参与哪些活动、如何获取网薪、如何用网薪兑换礼品与打印……在易班第一时间发布与新生密切相关的官方权威内容,在新生群体中形成“想了解、上易班”的用户体验习惯,以期提高学生对易班APP的使用粘度。
对15级学生而言,第三个学期意味着专业分流的实施,为了能够使他们提前了解,做好充足的准备,学院易班利用暑假时间,推送了关于专业分流实施细则、三生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三生专业介绍的相关内容,为开学的落实奠定一定基础。1506班的吴丕宇说:“我是易班班长,通过自己找‘三生’专业相关的资料,整理后给班里同学推送,不仅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而且还能通过留言评论区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很方便!”
建立品牌模式,彰显核心优势
结合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创新学习方式,不断开拓学习载体,利用易班建立线上党支部,将重要学习内容通过推送、资料以及公告的形式放在线上,目前,大学生生工支部已经利用易班发布“两学一做”专题资料19份;完成党员个人自主学习5次,党员自主发布学习心得12篇;建立关于党章、问责条例、纪律处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等相应题库共计320题。充实了党员个人学习的时间,同时,便于支部书记统计党员学习进展与学习情况。大学生生工支部的副书记彭峥赞叹:“支部开拓线上学习阵地,真正做到了学在日常。易班平台的资料库和题库很好用,也很方便,这样我们就会更加高效的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此外,学院还将心理健康教育专栏放在易班上,结合校易班工作站开发的“心理自助”模块,收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与分类,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应活动,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喜欢和感兴趣的模块报名参加。同时,结合活动反馈,在易班推出“see you friday”专题栏目,不定期推送有关心理健康小测试与知识。
学院将加大“创易工作室”的队伍建设,继续丰富“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形成良好网络舆论氛围,推动线上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