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之道:以国为墨,化家为笔
11月28日晚,校团委副书记李春祖在理科楼E602为新浦京集团350vip带来本学期第一次团课理论课。同时,为切实提升新浦京集团团工委、学生会的公文处理能力及办事能力,学院还要求全体学生会干部参加本次培训。
情怀为重 技巧为辅
首先,李老师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文章为时著,诗歌为事作四句箴言总括了公文工作。谈及公文工作的重要性,李老师表示:当今社会以人才为稀,而懂公文,知写作的人才则更为少见。在十年的公文写作中,他不止一次出差途中被叫回,也不止一次的加班熬夜到天明,这些经历给他带来了宝贵的财富。李老师说道:“写出好的文章并不容易,文学技巧是基础,家国情怀是中心!要为文章注入活力才会引人遐想。”
看待公文 摆正态度
关于公文写作的要点总结,老师表示:公文写作最重有三,一是严谨细致,做到洞察秋毫;二是设身处地,实现角色转换;三是事先调查,掌控本末因由。李老师以毛泽东主席的四大秘书之一田家英为例,结合建国以来众多国家领导人的工作经历,详细讲述了公文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性,揭示了态度是决定技巧发挥的关键因素的客观哲理。老师的讲述不乏幽默与风趣:“材料虐我千百遍,我待材料如初恋!”,在座学生掌声经久不息。
设身处地,借问授教
当然在公文写作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李老师以亲身经历为例,向大家讲述了文书工作的不易和辛酸:“见到方便面就想扔掉。”,又调侃自己——“公文写作是一把剃头刀”。课程临近尾声,李老师借问授教,提出了发人深思的问题:“如果作为学生代表为新生入学讲话,请浅谈讲话提纲。”在认真细致的听课后,同学们也是思绪纷飞,纷纷就此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现场气氛进入高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李老师呼吁同学们:“放下手机,退出微信,打开书本,认真研究。”从规范写作内容、格式、措辞,到提高文学修养、弘扬家国情怀,李老师循序渐进的讲解,让公文写作在同学们眼里已不再是单调枯燥的职权工具,而是能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的精神食粮。
团课现场